上周谈心版《豆豆母亲的教子技巧》见报后,引起了不少热心读者的关注。目前已经是小学二年级学生父母的豆豆母亲的领会是,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尽快培养好的学习态度和行为习惯,学习生活就容易步入正轨。
除去上周说到的书写习惯和掌握管理时间外,孩子上课走神如何解决?豆豆母亲也有我们的领会。
豆豆首次被“请父母”
开学大约两个月的一天,在排队出来孩子们的身影中,我没看到豆豆。再等了一阵,豆豆走了出来,却没背书包,我惊讶地提醒他。他却过来拉住我的手,边往回走边羞愧地说:“是老师让我出来叫你进来啦。”于是,豆豆生活中的首次“请父母”就如此来到了。
教室里还有4个孩子,仿佛在改当天错误的作业。豆豆的班主任是个20出头的年轻女教师,开朗、积极、负责,之前在新生入校的父母会上见过。
老师反映豆豆在数学课上的表现:他拿着橡皮,在课桌上擦,把大半块橡皮,都擦成了黑黑的泥末,然后再把它们团成各种黑乎乎的恶心形状。他的举动吸引了周围同学的注意,于是他前面的同学也开始搓橡皮……
老师发现后批评了他,他居然还没有认识到我们的错误,不但这样,平时上课他也喜欢说话,玩文具,做小动作……
这家伙天天背着书包到校园,原来是在探寻玩乐的素材?!
回去的路上,我试着向他知道状况:“仿佛奥创堂表现不太好,是吗?”
“是啊,我上课喜欢跑神,爱想些事情。”他一字一顿地说。
“你想告诉母亲你都想任何事情吗?”
“嗯,想不起来了。由于我能想的实在不少不少。”
“考虑是人非常重要的能力。你能考虑是好事情,但课堂是老师传授常识的地方,老师讲课时要专心听;课堂也有一些行为需要,不可以随意违反……”被请父母后,豆豆一直低着头。我感觉到了他的紧张,所以也尽可能小心地处置,我没指责他。
和他玩“木头人”游戏
豆豆课堂上有那样多的小动作,是他没认真听课,而最主要是什么原因,是他思想溜了号,注意力不集中。我剖析了可能是什么原因。
豆豆从1岁7个月开始看《小熊维尼》,故事后面有针对内容的提问,每次大多数问题他都可以正确回答,这说明他的记忆和理解都正常。看来,得多认识一下他听课的状况。
“老师讲课时,你能听懂吗?”“可以啊。”“老师上课的时候,你是如何去想事情的?”“就是听着听着老师讲课,我就想事了。”
看来是豆豆注意力的指向出了问题,他没法对一件事情维持长期的注意。
上学前孩子的主要生活是玩,上学后则要长期听课,他缺少如此的习惯。
我决定对他进行练习。练习以能长期维持注意力为主,同时还能在听的过程中维持专注。我选了几个游戏,并和他一块玩。
大家借助时间间隙做小游戏,常玩的是木头人游戏,看哪个可以坚持长期不动。这能够帮助让他掌握控制我们的身体。还有一个是大西瓜和小西瓜:大小西瓜分别用不一样的手势来表示。说名字时要做相反的动作,应该注意力高度集中,并且可以飞速做出反应。
专注力的练习,就用和他在路上的时间做。大家轮流说一句话,他们听完要一字不漏地复述出来,然后渐渐从纵向或横向增加句子长度。一般大家会用路上看到事物来增加游戏的趣味性。譬如:我和豆豆走在路上———我和豆豆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———我和豆豆开心地走在放学回家的林荫路上。
有时是关于数字的,规则是认真听他们数数,听完后指出漏数了什么数。如:10、11、12、14、15、16,要答出漏掉了13。如此相类似的游戏大家常常玩,并且不断给游戏变出新的形式。
偶尔有别的人来加入时,是豆豆最快乐的时刻,由于不管他们是哪个,年龄多大,包含他父亲也会败在他的手中。
睡前故事,我也做了调整。在故事讲完后,我会问他问题,并且开始要他可以复述故事的内容。
需要他掌握管理自己
练习是长期、按部就班的过程。对于跑神,还需要孩子自己能客观认识,并承担起责任来。所以我决定和他交流,让他可以看重问题积极改变。于是,在睡觉前,他情绪最好的时候我问他如何解决?
“我也不了解。”对于我的提问,最初,他想迅速解决掉。
“可是,这是你需要改变的习惯,母亲也不了解使用哪种办法才有用。”我心平气和地告诉他我的坚持,不让他逃避解决问题的责任。
豆豆想了下说,“最好是身边有人提醒。”
“那要哪个来提醒呢?”
“在学校我告诉同桌,在家你来提醒。”
“在学校同桌如何提醒你?”我就他的建议和他详细讨论,以表明看重的态度。
“看到我跑神,就告诉我。”
“如此啊,那你的同桌要在上课时分心看你,不了解是否会影响她听课。老师也不会允许学生上课讲话,你说是吗?”
“也对啊。母亲,其实,我目前已经开始注意了。”
“那你的意思是说,你会在学校管理自己?那你会如何做?”
“我目前想不到好的方法,但假如又想别的事了,我会赶快回来。”他看着我,小脑袋猛点以表决心。他可以有改变的意识,就达到谈话目的了。
按他的建议,在家,大家把写字改在餐桌上。天天他写作业时,我在他对面看书,发现他玩铅笔或跑神时,就立刻提醒他……
一段时间后,爱跑神的豆豆上课终于变得会专心了。
豆妈留言
一个活泼好动、倔强自我的小家伙要安安分分坐在教室听讲,按时认真写作业的困难程度,或许会超越你的想像。
一年级孩子的是非意识已经开始形成。豆豆犯错,我督促他意识到我们的错误,并且需要承担改变的责任,但没因此指责他,只不过和他就事论事。改变的办法也尽可能和他平等交流,尊重他的建议,发挥他的主动性。
对孩子的需要要符合他的年龄特征,需要是他能力能达到的。假如需要对孩子进行练习,应该以游戏为主,父母不要只不过以教育者的身份,而是做一个童心未泯的孩子,和他一块感受游戏的快乐。
改变一个不好的习惯,要有打持久战的心理筹备,一时改不了的要耐心等待,积极引导,坚持下去,孩子总有变好的一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