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小学一年级孩子子偷拿东西如何处置
首次温顺警告
当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偷拿东西时,父母应该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。第一,温顺地告诉孩子不能偷拿,并说明缘由。同时,要知道孩子是不是有特殊需要,比如需要钱或玩具。重点是以疏导为主。
第二次严厉警告
假如孩子第三偷拿东西,父母应该严厉地告诉孩子不能,并说明缘由。让孩子意识到这种行为的紧急性,与需要改正这个不好的习惯。告诉孩子,假如再有第三次,就会遭到惩罚。
第三次及将来,发现一次打一次
假如孩子培养了偷拿东西的习惯,目前自己不舍得整理,以后社会会整理他们。虽然并不倡导用暴力,但可以适合缓和一些。下面将详细讨论小学一年级孩子子偷拿东西的处置办法。
小学一年级孩子子偷拿东西如何解决
1、立即制止
当发现孩子偷拿其他人东西时,应立即制止,预防局势进一步扩大。这是对孩子最好的保护。
2、单独教育
父母应该与孩子在独立的空间进行单独交流。第一要说明这件事是错误的,第二要说明这件事是非常紧急的,然后要让孩子对我们的行为负责任,最后要说明下面孩子如何做。如此既没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心,又给孩子的生活上了一课。
3、自行归还
切记必须要让孩子自行归还被偷拿的物品,物归原主。这是一个责任问题,孩子要对我们的行为负责。这种做法能够帮助打造孩子的责任心。
4、适合惩罚
适合的惩罚是改正错误、保证不再犯的要紧方法。惩罚不应该采取打骂这种低级方法,由于如此做既不会让孩子记住教训,还可能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。惩罚最好是长期性的,要保持一段时间,而不是一次了事。
有两个建议:
第一,让孩子做家务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适龄儿童的惩罚方法。如此既能让他们记住教训,又能增加他们对生活的感悟。
第二,假如家庭天天给孩子发零烧钱,可以将零烧钱作为惩罚的方法。假如孩子有偷盗如此紧急的错误,就应该克扣他的零烧钱。这种做法对不少孩子是有效的,可以形成长期的条件反射。
为何孩子会偷拿其他人的东西
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心智尚未成熟,对新奇的事物充满好奇,又缺少是非分明的能力。他们可能不了解物品所有权的定义,而大一点的孩子虽然了解这个定义,但却没自控力去阻止自己。
孩子偷拿其他人东西是什么原因可能包含:
- 没所有权的定义,不自知地拿了其他人的东西。
- 期望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,但需要没得到满足。
- 对同龄人的模仿,身边的孩子盗窃,让孩子开始模仿。
- 期望以此得到爸爸妈妈更多的关注,感觉自己被忽略。